1.建設背景
隨著智慧政務理念的提出,利用先進的AI技術和手段提高政府部門在辦公、監管、服務和決策等多方面的智能化水平,已經成為共識,而政務服務“一站式服務”,就是政務智能化服務的典型應用,其目標之一就是希望通過一個統一的對外服務窗口,面向群眾和企業提供各類政務服務事項的網上辦理和預約服務,提高政府服務的辦事效率和用戶體驗,使人民群眾少跑腿,逐步做到一網受理、只跑一次、一次辦成。
目前,我國大部分省份建設了“一站式服務”的政務服務平臺,將市政、教育、科技、衛生、公安、民政、司法、檢察、財政等政府部門的服務事項納入統一的政務服務平臺,為公眾和企事業法人提供一站式服務。
然而,由于政務服務事項的復雜性和系統的多樣性,當前的政府政務服務普遍存在著人員短缺、流程冗長、重復勞動、協同困難、決策質量不高等問題,大大影響了政務服務的質量和群眾滿意度。
1.1.系統間銜接不暢,存在重復性的數據填報錄入工作
由于系統銜接不暢,政務服務部門工作人員每天的大部分工作時間都花費在一些重復性、格式化的文本登錄、表格填寫、數據合并等常規工作處理上,不僅效率難以保證,還容易出現人為錯誤。
1.2.跨部門跨系統數據收集和業務協同較為困難
政務服務中的大部分事項需要從政務服務平臺流向特定部門的業務系統進行處理,有些服務事項需要在多個部門和系統間流轉,而由于各系統的承建方和架構存在差異,導致跨部門的業務協同和數據收集較為困難,從而也造成了效率低下、重復錄入、辦理周期過長等問題。
1.3.服務流程冗長,決策質量不高
政務服務通常需要經歷較長的流程,流程中大量需要人工介入的環節使本來就冗長的流程顯得更加滯后。不僅影響市民滿意度,而且流程數據的沉淀和分析支持影響相關決策。
1.4.人員編制有限,服務壓力大
由于上述幾個問題的存在,導致政務服務部門工作人員日常工作量大,疲于應付。雖然政府每年都在新增人員,但大量的經常性咨詢業務和辦理業務影響各單位的政府服務工作效率,從而給全轄各局委辦造成較大的工作壓力和人力投入。
2.問題分析
對上述問題深入分析不難看出,人員短缺、工作量大、重復錄入等這些問題只是表象,這些問題背后隱藏著一個更本質的問題——系統對接困難。
統一的政務服務平臺需要面向十多個甚至數十個不同委辦局部門的系統,而這些系統所屬部門各異、承建廠家不同、技術架構也存在差異,即便不考慮行政因素和成本因素,利用傳統的技術手段也很難實現政務服務平臺與這么多的委辦局系統的對接融合。技術手段無法解決的問題,只能通過人力來彌補,這也直接導致了上述問題的產生。
3.政務機器人解決方案
基于政務服務部門上述問題,達濟政務機器人應運而生。
3.1.技術原理
達濟政務機器人底層采用AI、大數據技術,通過模擬人類與計算機的交互,代替政務服務部門工作人員處理復雜、繁瑣、大量的機械化日常工作,將工作人員從重復性的系統操作中解放出來,去更好的應對非軟件操作類的工作,從而提升整體工作效率。
同時,達濟政務機器人可輕量級的實現對各委辦局系統數據的采集重構,無需復雜的數據接口即可實現對系統數據、電子化數據、互聯網數據、紙質數據等的智能化采集,為部門內、部門間數據交換共享提供便捷化支撐。
3.2.技術架構
達濟政務機器人技術架構如下。
產品底層利用OCR、機器學習、圖像分析、數據挖掘、數據重構等AI技術,通過類人操作的方式輕量級的獲取業務系統數據、電子化數據、紙質數據;通過系統調度、自動計算、流程交接、規則決策等應用支撐技術實現數據的處理加工、流程優化;在上層發布機器人組件服務,通過機器人的配置調用自動完成規范化的流程性工作。
3.3.建設成效
政務機器人的核心思想是讓計算機像人一樣的工作,代替人來完成重復性、機械性、易出錯的工作,將人解放出來更多的去完成計算機解決不了的問題。
通過政務機器人的建設,可在底層實現自動化數據收集、中間層實現智能化流程標準、上傳實現精準化數據填報,解決政務服務目前存在的人員短缺、工作量大、協同困難、決策流程冗長等問題。